江苏省淮安市被誉为“中国运河之都”,这是基于史实得出的结论。 第一,淮安与中国大运河相伴相生。公元前486年,中国大运河最早开凿的河段——邗沟沟通长江、淮河,位于邗沟北端的淮安由此兴起,距今两千五百余年。[1] 第二,淮安是隋唐、宋元时期的运河名城。唐宋年间,淮安称楚州,境内还有泗州,均为隋唐大运河沿线著名的商业城市。涟水盐场为当时四大盐场之一。楚州被白居易赞为“淮水东南第一州”。元代马可·波罗亦记载淮安州“是一甚大城市”,且制盐甚多,供四十城市之用。淮安见证了隋唐大运河的繁荣。 第三,淮安是明清两代的血脉中枢。主管漕运的漕运总督一直驻于淮安府,河道总督也于康熙年间移驻淮安清江浦,淮安为明清中央政府的漕运指挥中心、河道治理中心、漕粮转运中心、漕船制造中心、盐榷税务中心, 运河的交通枢纽,与扬州、苏州、杭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“四大都市”、“东南四都”。 淮安的清江浦还拥有“南船北马”、“九省通衢”、“天下粮仓”等美名。 第四,淮安是当代的运河水运枢纽。淮安港年吞吐量占据江苏省内河集装箱吞吐量四分之三份额,在全国内河港口中处于领先地位。 第五,淮安拥有多项“运河之最”:世界上最早的船闸、世界上最大的河坝、亚洲最大的水上立交、中国大运河最古老的航道、中国大运河仅存的保存完好的古闸、中国大运河最具科技含量的枢纽工程等等。 2008年9月,中国古都学会授予淮安“运河之都”称号。